劉作時律師 02-22420179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sec2100

舉證責任分配

  [複製鏈接]

5119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36531
 樓主| 發表於 2018-5-24 12:34:1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18-5-24 12:40 編輯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簡易民事判決                           104年度北簡字第6826號


又被告並未完成前後台程式功能撰寫之工作,此為兩造所
      不爭執,本件工作雖尚未完成,惟依前揭說明,定作人如
      發見承攬人施作完成部分之工作已有瑕疵足以影響工作物
      之結構時,仍得依民法第494條規定行使權利。但依該條
      規定,僅限於「瑕疵重要」時,定作人始得解除契約,又
      此項工作有瑕疵及瑕疵為重要之事實,應由原告負舉證之
      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19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36531
 樓主| 發表於 2018-5-24 13:05:58 | 顯示全部樓層


次按債務人履行債務除應依誠實及信用方
    法於正當時期及正當處所為之外,尚須以正當之標的物實行
    提出,始能謂之為依債之本旨提出給付。債務人應依債之本
    旨為給付,僅在特別情事下始得免責,乃債法之大原則;茍
    債務人之給付與債之內容不符,而主張免責者,自應就其歸
    責事由不存在負舉證責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19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36531
 樓主| 發表於 2018-6-13 06:17:5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18-6-13 07:22 編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5年度重訴字第79號

然查,針對被告何以不提出模
      具以配合原告聲請鑑定之理由,被告則辯稱原告聲請運送
      回臺之模具,還有被告公司之模具即該狀紙所謂的「新模
      具」,則被告將新模具提出後將造成被告損失,被告亦無
      隱匿模具,只是認為費用應由原告支出等詞。是以,自應
      探究被告是否拒絕提出系爭模具之正當理由。經查,本件
      爭點在於系爭496臺乾燥機是否由「原告所交付」之系爭
      模具所製造,而非系爭496臺乾燥機是否由「被告」之模
      具所製造。亦即,雙方就此問題上之舉證責任並不相同,
      原告必須舉證被告違約即將「原告所交付」之系爭模具製
      造並出售,但被告只需要提反證,使法院對原告主張產生
      懷疑即可,而無庸積極使法院產生系爭496臺乾燥機為「
      被告之新模具」所製造之心證。

換言之,被告雖辯稱496      臺乾燥機係由其「新模具」所製造,但依本件兩造爭執點      以觀,只要原告所舉之證據,無法使法院產生系爭496臺      乾燥機為「原告所交付」之模具所製造,原告請求即陷於      事實真偽而屬無理由,至於系爭496臺乾燥機是由被告之      新模具或由其它方法所製造,則無庸達證明程度,被告本      無庸積極證明系爭496臺乾燥機之具體製造來源,從而,      被告辯稱原告主張要運回臺灣鑑定者,除了原告交付之模      具,尚包括被告自己公司之新模具,而抗辯運送新模具回      臺,將造成損失,且費用應由原告支出乙節,即無虛妄,      堪以採信,則被告未將模具運回臺灣配合送鑑定乙節,即      屬正當理由,自無前揭法條之適用餘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19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36531
 樓主| 發表於 2018-6-13 07:19: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18-6-13 07:21 編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5年度重訴字第79號


復按債務不履行之債務人之所
      以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係以有可歸責之事由存在為要件。
      若債權人已證明有債之關係存在,並因債務人不履行債務
      而受有損害,即得請求債務人負債務不履行責任。倘債務
      人抗辯損害之發生為不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所致,自應
      由其負舉證責任,如未能舉證證明,即不能免責,最高法
      院97年度臺上字第1000號判決意旨足資參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19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36531
 樓主| 發表於 2018-6-13 07:20:52 | 顯示全部樓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5年度重訴字第79號

按民事裁判,係法院行使司法權來判定當事人私法上權利
      存在與否。而當事人私法權利存在與否的判斷,必須透過
      訴訟上實體法規的適用及適合該實體法規事實的認定才有
      實現之可能。然而當事人所主張的事實,均屬於過去的事
      情,是否符合其主張適用之實體法規的構成要件事實,除
      法院已經明瞭以外,當事人於訴訟程序為使法院確信事實
      的存在,自應提出證據證明,故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
      規定:「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
      之責任」。然而,法院為判斷特定法律效果發生或不發生
      所必要之事實(未經當事人舉證證明或雖經舉證仍不完備
      )真偽不明時,不得拒絕審判,仍須作成何方當事人勝敗
      的判決,此時就應依「舉證責任分配」法則,將判決之危
      險或不利益(敗訴的風險)由應負舉證責任的一方負擔。
      簡言之,即負有舉證責任之當事人,若未能證實自己主張
      之事實為真實,縱然他方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
      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受敗訴之判決(最高法院17年
      上字第917號判例參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19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36531
 樓主| 發表於 2018-10-29 20:44: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18-10-29 21:17 編輯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6年度訴字第162號

按私文書應由舉證人證其真正。但他造於其真正無爭執者,
    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357條定有明文。次按私文書應提
    出其原本,但僅因文書之效力或解釋有爭執者,得提出繕本
    或影本,民事訴訟法第352條第2項定有明文。再按當事人提
    出之私文書,必先證其真正,始有形式之證據力。如他造否
    認該提出之私文書繕本或影本,或爭執其內容之記載,在舉
    證人提出原本前,不認該繕本或影本有何形式之證據力(最
    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210號判決意旨參照)。而當事人提
    出之私文書必須真正而無瑕疵者,始有訴訟法之形式的證據
    力,此形式的證據力具備後,法院就其中之記載調查其是否
    與系爭事項有關,始有實質的證據力之可言(最高法院41年
    台上字第971號判例意旨參照)。

查原告所提出之原證12所示說明書(見本院卷(二)第146頁)    ,係屬私文書,且係影本,被告既否認上開私文書內容之真    正,非僅就其效力或解釋有所爭執,則依上開法條規定及判    決意旨,原告自應提出原本以供本院審認是否為真正。惟原    告迄本院言詞辯論終結前均未能提出,自無從認定該影本係    屬真正。則依前揭判例意旨,上開書證既不具有形式之證據    力,即無實質之證據力,原告不得引用上開書證,作為證據    使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19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36531
 樓主| 發表於 2018-10-30 06:50:16 | 顯示全部樓層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7年度簡上字第87號


179的負舉證責任分配


民法第179 條亦有明
      定。又查不當得利依其類型可區分為「給付型之不當得利
      」與「非給付不當得利」,前者係基於受損人之給付而發
      生之不當得利,後者乃由於給付以外之行為(受損人、受
      益人、第三人之行為)或法律規定或事件所成立之不當得
      利。在「給付型之不當得利」固應由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
      求權人(受損人),就不當得利成立要件中之「無法律上
      之原因」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00 年度台上字第899 號
      判決意旨參照)。而主張不當得利請求權存在之當事人,
      對於不當得利請求權之成立,應負舉證責任,即應證明他
      方係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其受有損害。如受利益
      人係因給付而得利時,所謂無法律上之原因,係指給付欠
      缺給付之目的。故主張該項不當得利請求權存在之當事人
      ,應舉證證明該給付欠缺給付目的(最高法院103 年度台
      上字第2198號、99年度台上字第2019號、99年度台上字第
      1009號判決意旨參照)。是本件上訴人主張替被上訴人支
      付首期保費287,681 元無法律上原因,應由上訴人負舉證
      責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19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36531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 22:35:2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18-11-2 22:38 編輯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05年度重上字第678號


按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而為虛偽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無
    效,民法第87條第1 項本文固定有明文,惟若第三人主張表
    意人與相對人通謀而為虛偽意思表示者,該第三人應負舉證
    之責(最高法院著有48年台上字第29號判例參照)。


蔡宜修主張楊美玲與何萬福間就系爭土地所為系爭買賣債權
    行為及系爭移轉登記物權行為均係通謀虛偽意思表示,無非
    係以系爭土地已經其於原審為已起訴之註記,且買賣時點在
    本件言詞辯論終結前為據,然均為楊美玲、何萬福所否認,
    經查,因系爭第2 順位抵押權人張文彰急需用錢,楊美玲為
    求現金,清償債務,並塗銷張文彰就系爭土地所設定系爭第
    2 順位抵押權,而將系爭土地以800 萬元出售予何萬福,何
    萬福於106 年12月24日交付現金30萬元予楊美玲作為買受系
    爭土地定金,復於106 年12月25日上午去現場看系爭土地後
    領款70萬元交付楊美玲,並於106 年12月26日匯款400 萬元
    予楊美玲,楊美玲於該日清償張文彰債務後,經張文彰完成
    塗銷系爭第2 順位抵押權登記後,楊美玲於107 年1 月8 日
    將系爭土地所有權以買賣為原因移轉登記予何萬福,何萬福
    於107 年1 月11日再匯款100 萬元、200 萬元予楊美玲,共
    已給付800 萬元予楊美玲等情,業據楊美玲提出塗銷系爭第
    2 順位抵押權證明文件、土地登記謄本為證(見本院卷(三)第
    19至27頁),並據何萬福提出買賣合約書、何萬福之郵政存
    簿儲金簿、匯款委託書、何萬福和平區農會存款存摺、土地
    登記謄本、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等件為憑(見本院卷(三)第19
    7至233頁),且楊美玲為求現金出售系爭土地,合於常情,
    難認其等間之土地買賣行為,係出於通謀虛偽意思表示,且
    蔡宜修就其主張楊美玲與何萬福間就系爭土地之買賣、移轉
    登記均係通謀虛偽意思表示乙節,並未舉證以實其說,是蔡
    宜修此部分之主張,顯無足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19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36531
 樓主| 發表於 2018-11-8 12:08:41 | 顯示全部樓層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5年度重訴字第1381號


又按債務不履行之債務人所以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係以可歸
    責之事由為要件,故債權人苟證明債之關係存在,債權人因
    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給付不能、給付遲延或不完全給付)而
    受損害,即得請求債務人負債務不履行責任,如債務人抗辯
    損害之發生為不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所致,即應由其負舉
    證責任,如未能舉證證明,自不能免責(最高法院85年度台
    上字第844 號裁判意旨參照)。本件被告既抗辯其就遲延完
    工具不可歸責事由,不負給付遲延之損害賠償責任等情,依
    上開說明,自應負舉證之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19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36531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3 11:56:00 | 顯示全部樓層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6年度訴字第1679號



      民事訴訟法第277 條但書既規定「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
      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受訴法院於決定是否適
      用該條但書所定公平之要求時,應視各該具體事件之訴訟
      類型特性暨待證事實之性質,斟酌當事人間能力、財力之
      不平等、證據偏在一方、蒐證之困難、因果關係證明之困
      難及法律本身之不備等因素,透過實體法之解釋及政策論
      為重要因素等法律規定之意旨,較量所涉實體利益及程序
      利益之大小輕重,按待證事項與證據之距離、舉證之難易
      、蓋然性之順序(依人類之生活經驗及統計上之高低),
      再依誠信原則,定其舉證責任或是否減輕其證明度,以符
      上揭但書規定之旨趣(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836 號判
      決意旨參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站長信箱| Archiver| 手機版| 小黑屋| 劉作時律師 0918713101

GMT+8, 2024-3-29 23:44 , Processed in 0.0450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