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作時律師 0918713101

標題: 20170802上午 [打印本頁]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09:36
標題: 20170802上午
刑事辯護實務

簽委任狀才能閱卷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09:42
準備程序
前科表
無前科,好辯
有前科,單純否認答辯會有影響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09:47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17-8-2 10:23 編輯

審查庭,filter case, 明案速斷,疑案慎斷
被告否認,則移審理庭。審查庭是律師的災難。
案子很複雜,被告認罪,還是要分給審理庭

欄水霸的功能,審查制。
審查中心的問題:準備程序給四個庭來做
結不掉的,後送,但和法定法官有緊張關係。
專業分工和大den有緊張關係。
在士林地法做一些調整,審查中心的法官要有自結率
審查中心不適合做大案子,會有證據散失的問題
也要被告同意才行
不同意認罪,離開審查中心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09:50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17-8-2 09:51 編輯

目擊證人,徵信業者,菲傭、小朋友,簡訊內容,小朋友都生出來了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0:25
不認罪,審查中心就後送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0:25
易學難精,要發展訴訟律師的風格。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0:28
準備程序,就是是否認罪。不認罪,辯解,接下來要出證。
出證之證據能力之爭執
實務上證據能力的爭執不多,對合議庭意義不大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0:29
整理爭點,包含事實、證據上的爭點。
爭點整理完,再給雙方一次出證的機會
證據排序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0:42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17-8-2 10:43 編輯

94年1753,測謊有證據能力。
p: 傳告訴人以及通聯紀錄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0:53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17-8-2 10:55 編輯

答辯要旨和言詞辯論之不同: 言詞辯論之證據能力在後者才提出
黃致豪:
真正的戰爭發生在開庭之前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1:06
否認證據能力的實益。
接合很難證明,測謊是最好的證據。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1:08
辯護要旨vs 言詞辯論不同
opening statement, important to layman
前者不要架空後者
前者要說出自己版本, story是什麼要在辯護要旨說出來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1:10
如果辯方有事實先提出,比較有可信度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1:26
一下的案子傳w,主金重訴要傳幾個? 準備程序法官看的和真的要得的不同。
準程,告訴人和告訴代理人不會來。
審查庭不傳告訴人,但現在都要傳給告訴人及代理人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1:29
準程會勸諭和解,投報酬率高。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1:32
相姦之人不知對方有mar之人,p要rer,重要答辯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1:37
爭點整理之三: 證據排放,誰出證就誰問。
如果j比較有想法: 時間性、重要性,或是fortify一定不會出情況的證人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1:55
在準備程序就認罪,罪較輕。
好的訴訟策略: 不要只打擊p的證據不足,或焦土策略,拖過8年,怎麼判都減刑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1:57
答辯要旨和證據能力讓bar說。
不能讓j問到答不出話來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2:00
偽證罪七下,只能依41條易服勞動服務,239的罪才1年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2:03
檢方先出證。辯方再提出彈劾證據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2:09
主觀不知負舉證責任在p,但說已經div,則辯方要負舉證責任
作者: sec2100    時間: 2017-8-2 14:21
300000人bar 中國律師 2016




歡迎光臨 劉作時律師 0918713101 (https://lawshare.optionshare.tw/)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