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作時律師 02-22420179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7171|回復: 4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契約解釋

  [複製鏈接]

5575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411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9-10-8 19:06: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19-10-8 19:11 編輯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07 年訴字第 3441 號民事判決


按契約之解釋,首在於探求當事人共同主觀之意思,惟當事
    人意見不一致者,即須為契約客觀之解釋,並依民法第98
    條之規定為之。又為平衡契約當事人的利益及合理分配危險
    ,其解釋方法應以客觀上表示價值作為認定意思表示內容之
    準據,一方面要求表意人於表示其意思時,應顧及相對人了
    解可能性;他方面相對人亦須盡必要注意以正確了解表意人
    所欲,所以在解釋上應特別斟酌相對人明知或可得而知的事
    實,並就磋商過程、交易目的及利益狀態,依交易慣例及誠
    實信用原則加以判斷。又按契約乃當事人間在對等性之基礎
    下本其自主之意思、自我決定及自我拘束所成立之法律行為
    ,基於私法自治及契約自由之原則,契約不僅在當事人之紛
    爭事實上作為當事人之行為規範,在訴訟中亦成為法院之裁
    判規範。因此,倘當事人所訂立之契約真意發生疑義時,法
    院固應為闡明性之解釋,即通觀契約全文,並斟酌立約當時
    之情形及其他一切證據資料,就文義上及理論上詳為推求,
    以探求當事人締約時之真意,俾作為判斷當事人間權利義務
    之依據。惟法院進行此項闡明性之解釋(單純性之解釋),
    除依文義解釋(以契約文義為基準)、體系解釋(綜觀契約
    全文)、歷史解釋(斟酌訂約時之事實及資料)、目的解釋
    (考量契約之目的及經濟價值)並參酌交易習慣與衡量誠信
    原則,加以判斷外,並應兼顧其解釋之結果不能逸出契約中
    最大可能之文義。
系爭契約除上開約定外,並無於其他約款訂有給付30
    萬元專案賠償費之約定,且30萬元專案賠償費在體例上並非
    違約賠償之單獨約定,而係存於特定約款之下,是依契約文
    義解釋、體系解釋,足認該30萬元專案賠償費之約定,僅限
    於上開契約及附約條款之前段「保證最低價」之競業條文下
    始能適用,必在被告違反該特定約款,提供其他通路更低販
    售價格之情形下,始需給付原告30萬元專案賠償費。原告欲
    擴大其適用,將此30萬元專案賠償費之約定,放諸全契約之
    違約情形,自與一般通念解釋契約之意思不符,更非於兩造
    簽訂契約時,被告可得預期之情形。是以,本件被告雖不履
    行系爭課程服務之義務,卻並未違反競業約款「禁止提供提
    他銷售通路更低價格」之約定,尚與系爭備忘錄第3 條甲方
    後段及系爭附約第2 條甲方3 價格保證後段之約款要件不符
    ,原告依此請求被告賠償懲罰性違約金30萬元,於法無據,
    不應准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575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41148
45#
 樓主| 發表於 2025-3-4 14:15: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25-3-4 14:25 編輯

臺灣高等法院 113 年度重上字第 148 號民事判決

其次,被上訴人之父林堉璘為宏泰企業機構(下稱宏泰集團)之創辦人,上訴人為宏泰集團轄下公司之一,林堉璘生前擔任宏泰集團董事長,統籌宏泰集團轄下各公司之經營事務,有卷附宏泰集團人員組織表可稽(見本院卷第415頁),兩造亦不爭執系爭分管協議第1條所稱之「董事長」為林堉璘(見本院卷第255頁)。參以被上訴人簽立系爭分管協議時,林堉璘為上訴人之法定代理人乙節,有上訴人公司基本資料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429頁);而系爭分管協議後附之土地清冊,包含系爭土地在內(見原審卷第233頁)。被上訴人簽立系爭分管協議時,將系爭安泰帳戶之印鑑章交由上訴人留存,並由上訴人於110年5月21日執該印鑑章自系爭安泰帳戶領取寶興公司匯付之第1期價金1億3953萬6396元乙節,為兩造所不爭執(見兩造不爭執事項㈡),亦有卷附系爭分管協議所附個人銀行印信移交清冊為憑(見原審卷第231頁)。綜上以觀,系爭分管協議第3條既載明系爭土地乃「總公司」寄名於被上訴人名下,而非記載「董事長」或「林堉璘」,應認系爭分管協議第3條所稱之「總公司」即為斯時林堉璘擔任法定代理人之上訴人。又被上訴人於上訴人製作之系爭分管協議簽名,且該協議所稱之「總公司」為上訴人,足見兩造就系爭土地成立借名登記契約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自無以上訴人於系爭分管協議簽名用印為必要,兩造已於105年11月16日就系爭土地成立借名登記關係,堪予認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5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41148
44#
 樓主| 發表於 2025-1-31 21:11: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25-1-31 21:16 編輯

113/1852
按解釋契約、認定事實固屬事實審法院之職權,惟其解釋、認定如違背法令或有悖於論理法則或經驗法則,自非不得以其解釋、認定為不當,援為上訴第三審之理由。而解釋契約,應於文義上及論理上詳為推求,以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意,並通觀契約全文,斟酌訂立契約當時及過去之事實、交易上之習慣等其他一切證據資料,本於經驗法則及誠信原則,從契約之主要目的及經濟價值作全盤之觀察,以為其判斷之基礎,不能任意推解致失其真意。查系爭契約第3條第3項約定109年4月27日完成樣機交機動作,同條第4項約定109年7月27日完成19台量產目標;其第5條第3項前段雖約定「4/27完成交付樣機2台,乙方(即被上訴人)告知驗收完成後,分三次完成交付剩於(應為餘之誤)機台」,惟同條項後段仍明確約定「5/30交付6台,6/30交付6台,7/27交付6台」,並未更動原定量產完成日期;嗣兩造成立系爭第2份報價單時,合意將完成樣機之交機動作期限展延至109年10月15日,系爭契約第3條第4項「完成19台量產目標」之期限亦展延至110年1月15日,為原審確定之事實。似見兩造對於樣機交機至其餘機台全部交付完成所約定之期限為3個月。則得否因系爭契約第5條第3項載有樣機「驗收完成」字樣,即認被上訴人可因樣機無法驗收通過而不負有在3個月內量產其餘機台義務?又系爭契約第10條第1項約定被上訴人遲延交機時間超過1個月以上時,上訴人有權終止合約。而被上訴人交付之樣機迭經兩造進行驗收檢測,於110年1月9日仍未通過,迄今未完成量產目標,亦為原審所認定。則被上訴人是否遲延交付量產機台逾1個月,攸關上訴人可否依系爭契約第10條第1項約定終止契約,原審未遑詳加調查研求,遽以樣機未通過驗收,被上訴人即無量產交付義務,自無給付遲延,上訴人不得終止契約而為其不利之認定,未免速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5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41148
43#
 樓主| 發表於 2024-12-23 20:40:43 | 只看該作者
查系爭契約第3條第3項約定109年4月27日完成樣機交機動作,同條第4項約定109年7月27日完成19台量產目標;其第5條第3項前段雖約定「4/27完成交付樣機2台,乙方(即被上訴人)告知驗收完成後,分三次完成交付剩於(應為餘之誤)機台」,惟同條項後段仍明確約定「5/30交付6台,6/30交付6台,7/27交付6台」,並未更動原定量產完成日期;嗣兩造成立系爭第2份報價單時,合意將完成樣機之交機動作期限展延至109年10月15日,系爭契約第3條第4項「完成19台量產目標」之期限亦展延至110年1月15日,為原審確定之事實。似見兩造對於樣機交機至其餘機台全部交付完成所約定之期限為3個月。則得否因系爭契約第5條第3項載有樣機「驗收完成」字樣,即認被上訴人可因樣機無法驗收通過而不負有在3個月內量產其餘機台義務?又系爭契約第10條第1項約定被上訴人遲延交機時間超過1個月以上時,上訴人有權終止合約。而被上訴人交付之樣機迭經兩造進行驗收檢測,於110年1月9日仍未通過,迄今未完成量產目標,亦為原審所認定。則被上訴人是否遲延交付量產機台逾1個月,攸關上訴人可否依系爭契約第10條第1項約定終止契約,原審未遑詳加調查研求,遽以樣機未通過驗收,被上訴人即無量產交付義務,自無給付遲延,上訴人不得終止契約而為其不利之認定,未免速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5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41148
42#
 樓主| 發表於 2024-12-23 20:37:10 | 只看該作者
113/1852

按解釋契約、認定事實固屬事實審法院之職權,惟其解釋、認定如違背法令或有悖於論理法則或經驗法則,自非不得以其解釋、認定為不當,援為上訴第三審之理由。而解釋契約,應於文義上及論理上詳為推求,以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意,並通觀契約全文,斟酌訂立契約當時及過去之事實、交易上之習慣等其他一切證據資料,本於經驗法則及誠信原則,從契約之主要目的及經濟價值作全盤之觀察,以為其判斷之基礎,不能任意推解致失其真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5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41148
41#
 樓主| 發表於 2024-12-16 20:16: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24-12-16 20:23 編輯

112/681
次按解釋契約,應於文義上及論理上詳為推求,以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意,並通觀契約全文,斟酌訂立契約當時及過去之事實、交易上之習慣等其他一切證據資料,本於經驗法則及誠信原則,從契約之主要目的及經濟價值作全盤之觀察,以為其判斷之基礎。查被上訴人與參加人簽訂系爭合建契約,由被上訴人提供己有土地予參加人建築房屋,雙方約定按房地價值比例分配房地,被上訴人將部分土地依系爭補充協議第9條約定,移轉登記於參加人名下,建造完成之房屋則部分移轉於被上訴人,其性質為互易契約,既為原審所認定,則依民法第398條準用同法第348條第1項、第367條規定,被上訴人依系爭合建契約、補充協議之約定,即負有受領依約所分配房屋之義務。又依系爭信託契約第2條〔信託目的及信託事務內容〕約定:「甲(指被上訴人)、乙(指參加人)方為達成本專案工程(指即系爭合建案)順利興建並完工交屋之目的,委託丙方(指上訴人)辦理下列事項....㈢辦理不動產物權相關之登記移轉事宜...」;第15條〔信託關係消滅時信託財產之分配及交付〕第1項第1款約定:「信託結束,未銷售房地依原委託信託財產內容返還甲、乙方,甲、乙方並應備妥相關文件送交丙方,『依甲、乙雙方所訂合建契約約定』併同辦理所有權登記...」(見一審卷一第31、35頁),似見上訴人於信託關係消滅時,受託辦理之事務為被上訴人及參加人依系爭合建契約、補充協議所約定之互為移轉土地及房屋產權登記事宜。倘被上訴人依系爭合建契約、補充協議之約定,負有受領依約所分配建物之義務,能否謂上訴人依系爭信託契約之上開約定,不得請求被上訴人受領?自滋疑問。況被上訴人對於上訴人依系爭信託契約第15條第1項第1款約定,請求其受領附表編號1至21所示建物部分,並未爭執,僅係抗辯上訴人應同時交付系爭信託契約第15條第1項第2款、第17條約定之剩餘款項、收支計算表、結算書及報告書等語(見原審卷三第393至395頁;卷四第238、239頁)。原審見未及此,徒以上訴人並非系爭合建契約、補充協議之當事人或利益第三人,不得主張被上訴人對其負有受領義務,進而為不利於上訴人之認定,自嫌速斷,並有認作主張之違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5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41148
40#
 樓主| 發表於 2024-11-3 22:38:3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24-11-3 22:48 編輯

112/1986


按解釋契約,固須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意,不能拘泥於契約之文字,但契約文字業已表示當事人真意,無須別事探求者,即不得反捨契約文字而更為曲解。兩造於107年2月2日、108年2月27日、109年3月3日、110年8月6日分別簽訂船員定期僱傭契約,僱傭期間各為10個月。依110年8月6日簽訂之系爭定期契約第5條記載,僱傭契約於船員返回中華民國時終止,為原審所認定。則兩造簽訂上開契約,既已約定於所定期間內成立定期僱傭契約關係,並明定各該契約之終期,除兩造另有約定外,應認各該定期契約於期間屆滿時即告終止。至兩造於被上訴人離船後之在岸期間是否存有僱傭關係,自應視兩造就此有否約定及其約定內容而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5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41148
39#
 樓主| 發表於 2024-10-26 13:10: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ec2100 於 2024-10-26 13:12 編輯

又解釋意思表示,固須探求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辭句,但所用之辭句業已表示當事人真意,無須別事探求者,即不得反捨所用之辭句而更為曲解。觀諸鄭密鈴等3人於111年12月29日函文記載:陳薇安等2人因新冠肺炎確診無法出席1228董事會,已於會前通知被上訴人,該次董事會無合法召開可能,希安排於112年1月6日下午3時召開臨時董事會,倘被上訴人拒絕再召開董事會,鄭密鈴等3人將依法另行召開等旨(見一審卷45頁),並未依公司法第203條之1第2項規定記明提議事項及理由,似僅係請求被上訴人再度改期,重行審議已流會之1228董事會預定討論議案。原審捨該函文所用辭句,逕認鄭密鈴等3人於111年12月29日函告被上訴人依公司法第203條之1第2項規定召開董事會,應於被上訴人至112年1月13日不為召開時,始取得自行召集董事會之權利,進而為不利於上訴人之判決,亦嫌速斷。
https://judgment.judicial.gov.tw ... 1377%2c20241016%2c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5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41148
38#
 樓主| 發表於 2024-8-14 21:00:00 | 只看該作者
https://judgment.judicial.gov.tw ... c924%2c20240731%2c1


按當事人訂定之契約,其性質有所不明,致造成法規適用上之疑義時,法院應為契約之定性,俾選擇適當之法規適用,以解決當事人間之紛爭。此項契約之定性及法規適用之選擇,乃對於契約本身之性質在法律上所作之評價,屬於法院之職責,並不受當事人主張所拘束(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867號判決意旨參照)。張傑凱主張系爭合約書第一條為消費借貸契約,第二條為合夥契約,應分別適用不同之法律關係等語,陳冠盈則主張系爭合約書為合夥與投資之混合契約,並非消費借貸契約云云。經查,觀之如附件所示之系爭合約書,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條係就兩造間借款用途與清償方式之消費借貸關係為約定,第二部分即第二條則係就兩造間互約出資共同經營系爭檳榔攤之合夥關係為約定,兩者可截然分解及辨識,並無法律上或事實上牽連關係致不可分,應認系爭合約書關於消費借貸、合夥部分可各自加以區分,兩造間之權利義務自應各依其法律關係分別適用各契約之約定。陳冠盈主張系爭合約書為合夥與投資之混合契約,並非消費借貸契約乙節,顯與系爭合約書第一條已載明係就兩造間「借款」與「清償」為約定之文義不符,自無可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5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積分
41148
37#
 樓主| 發表於 2024-3-14 10:42:20 | 只看該作者
112台上2510


按解釋契約,須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意,除契約文字已表示當事人真意,無須別事探求外,應通觀契約全文,斟酌訂立契約當時及過去之事實、交易上之習慣等其他一切證據資料,本於經驗法則及誠信原則,從契約之主要目的及經濟價值作全盤之觀察,以為其判斷之基礎。查系爭契約就「完成整治」未予定義,惟本件統一精工公司係因系爭加油站處地下水受污染,經環保署於96年11月公告為整治場址,且曾委託第三人整治效果不佳,因而於102年間與上訴人簽訂系爭契約,承攬系爭工程,為原審所認定;參系爭契約第5條約定依工程進度付款,並於符合整治計畫工程之各項污染檢測數據達管制標準1.2倍以內,經統一精工公司核備後,可請領部分工程款,第17條第1項「工程完工」:本場址整治完成後,乙方(即上訴人,下同)應提出「整治完成報告」,經環保主管機關公告解除整治場址之列管及污染管制區之劃定,並取消閱覽,始得認定為工程完工;第22條第9款:整治中如發現有油槽、管線洩漏,乙方須即時通知甲方(即統一精工公司,下同)修復,其污染費用不能增加,但如已完成整治後新洩漏,此污染由甲方負責;系爭函文僅見統一精工公司表示由上訴人先行調查及確認是否為新污染,並依系爭契約第22條約定付費處理,似未見其抗辯乃發生於整治中之污染,上訴人不能請求增加之費用。則系爭契約第22條第9款但書「完成整治」之真意為何?攸關上訴人就新洩漏所增加整治費用得否依系爭契約約定為請求,自應究明。原審未予詳求,即以上訴人尚未提出全部整治完成報告,系爭工程尚未整治完成,遽為上訴人不利之判決,尚嫌速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站長信箱| Archiver| 手機版| 小黑屋| 劉作時律師 0918713101

GMT+8, 2025-4-4 13:11 , Processed in 0.0239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